■伍中正
1997年,岳母省吃俭用积攒的一万多元让一个生意人借去,分文未还,生意人暴病而亡。加上为小舅子“拉钱扯米”结婚,岳母便落下一屁股债。
为了还债,岳母可谓绞尽脑汁。干啥去呢?丢了农活当保姆?远离农村去打工?岳母有过艰难的选择。最后,她哪儿也不去,依然守着乡村。
那时的鳝鱼价格好,每公斤12元,还有贩子上门收购。因此,岳母决定捕鳝。她将这想法告诉我们,我们都不同意她这么做。岳母不听劝,还是坚持要捕鳝。
岳母用一种称作篾号的篾器捕鳝。篾号长约二尺多点,圆筒型,一头大,一头小。鳝鱼进去的地方凹进去,像陷阱,口子有尖尖的篾片。口子很小,加之有尖尖的篾片,鳝鱼进去了就别想出来。引诱鳝鱼进去的诱饵便是蚯蚓,用一根细细长长的竹签穿着。可能是蚯蚓发出的气味让鳝鱼闻到,以为有了很好的食物,得意忘形之中便溜进了篾号。
春天到了,岳母便辛辛苦苦忙开了,她白天挖蚯蚓,黄昏时分,她把蚯蚓穿在竹签上,放在篾号里。然后一担篾号五十多张挑出去,一张张在耕过来的田里或水沟里放好。多半是放完篾号回来,天就黑尽了。怕人家盗篾号盗鳝鱼,吃完晚饭,岳母便带着手电筒出去守篾号,常常守到下半夜才回来。
岳母起初不守篾号,让人盗过几回。等到天亮收篾号时,发现有的篾号不在了,有的篾号里是空的,一条鳝鱼也没有,白天的功夫全白忙了。
岳母跟我们讲起一次夜晚守篾号的辛酸。有个黑夜,她手里的手电光不是很亮了,回来时走得急,差一点踩到地上的一条“土皮蛇”。我们听了都一惊。“土皮蛇”的毒性很厉害,被它咬着,诊治不及时,最易丧命。我们奉劝岳母,别弄出啥事来,捕鳝到此为止。岳母却不当回事。
天亮收篾号也是很辛苦的。有次,岳母去收篾号,天上乌黑乌黑,大雨倾盆。岳母没有带雨具出门,一担篾号收回来,衣服全湿,如水中之人。岳母却欣喜,言五十张篾号捕了八斤多鳝鱼,还没有感冒。
从春天到夏天,岳母捕鳝没有间断,卖了鳝鱼,便还钱给人家,渐渐地,岳母脸上有了轻松。
临近五十的岳母,还说秋季继续捕鳝,说秋天的鳝鱼好捕。我们劝她歇一歇。岳母却留下一句话:我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还债,心里才会踏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