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一个追作家的年纪,得到了刀尔登的签名书《七日谈》。花姐说,看刀尔登的书会想起王小波,明明风格很不一样,可是王二会自动跑出来。 我也有同感,难道是因为他的《七日谈》里有张三?是因为他们的文字里都流露出的关乎这个世界的荒诞感吧。 都是如同哲学家一般的人物,既桀骜不驯,又充实自足,是人类这群居动物中的不合群者、孤独者。 因为孤独,因为寻求理解而不可得,所以他们选择了书写。他们刻意保持着跟这个时代的距离,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,书写着它的荒诞,包容着一切存在,合理与不合理。他们用一种内在的自我对话,在文字的游戏里兜了一圈,回到原点而非零点,然后得出结论,存在即合理,进而推导出荒诞也合理。不论接受的态度坦然与否,最终也接受或者认命了。 整个论证过程,就如同欧几里德去论证推导定理一样,富有严谨性、逻辑性。他们会跳出惯性思维,去思考很多约定俗成,理所当然的东西。这又让我想到苏格拉底。 苏格拉底是用一种与他人之间对话的形式,去追寻,传播智慧,是普世的,大乘的。他们通过书写,用自我对话的形式,去找到自己的安生立命之所,是自渡的,小乘的。苏格拉底的结局怎样?人总得从过去的历史中学到点什么? 因为时代,人类从未改变过。所以下次还有机会去王小波的墓前读黄金时代,一定要记得带上风油精,不然又会被蚊子咬的。因为人总得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点什么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