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顺卿是桃源县架桥镇马头山人,从小喜欢习字画画,孜孜追求,矢志不渝。他硕果累累,创作书法、国画精品百余件,是桃源县家喻户晓的农民书画家。
庄顺卿10岁起,随在桃源县儒教界小有名气的父亲习字练画。1982年考入湖南省工艺美术学校,毕业后从艺之路辗转流离、坎坷艰辛。后回乡,躬耕之余,不辍读书,兼习诗文、书法、绘画,逐渐在乡邻里有了影响。淳朴的乡亲视他为在“国学”方面超过乡村教师水平的“国宝”,亲切地称他是“顶着一脑袋高粱花子的文化人”,叫他“庄大师”。的确,诗、书、画3种艺术形式,一个生长于乡野的农民,能够锻炼到炉火纯青,熔成“诗书画三绝”,这样艺术造诣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。
庄顺卿蜗居桃源乡下一隅,诗作感伤之余,所触发的是现实的人生情怀和社会情怀。“题画诗”占他的诗作比例很大,诗彰画意,画寓诗情,慨叹河山巨变,讴歌故乡新貌,激情澎湃,风情十足。在乡下春节期间或办红白喜事时,邻里亲朋每每求字于他,庄顺卿现场编撰书写对联,信手拈来,如“东床坦腹对逸少,举案齐眉效梁鸿”,内涵丰富,对仗工稳。撰写联语打造了他铿锵音韵、整肃格律诗的功底。
幼时的庄顺卿便对书法痴迷,撅根棍,在土坯雪地上划拉;用稻穗当笔蘸水,在废纸上练字,不知多少遍,写烂为止。长到十几岁,从未见过正规法帖,读工艺美校时,方见兰亭、自叙等鼻祖大家法帖,眼界大开,片纸只字,视为宝贝,遂夜以继日,临习不休。庄顺卿对各种书体遍有涉猎,篆隶真草,各具神采。他的篆书以刚带柔,求圆兼方,既露古朴,又见秀润端方;隶书气势开张,沉稳凝重,得汉碑韵致;楷书承欧欹法或端庄、或秀娟,有筋有骨,血肉匀调,又气和神祥,显露自家面目。行草书,最见庄顺卿功力,因无师把笔,以大地为纸,其行草书大开大阖、豪气充盈、摇曳多姿,内敛而洒脱,笔随心动。有明清大家风度,精气浑然,笔尽而意无穷。得晋唐宋明古贤衣钵,雄健豪放,若激浪排山,字里行间散发着引人入胜的魅力。
如此艰辛,书写在乡野土地上的书法,谁能说不持久绵远呢?
如此古拙、原朴、清澄的书法,怎能不令人震撼呢?
一个偶然的机会,庄顺卿得到了一本《芥子园画谱》,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便拿起铅笔描下花鸟草虫,贴在墙上,小朋友轮流观赏,啧啧称赞。这便是庄顺卿的绘画启蒙,从此,他痴迷上了绘画,一发而不可收。中学时代,在学校制作黑板报有“老师而不及”的神话。上世纪70年代,庄顺卿来到向往已久的常德,在百货商店,发现了一个本子封面上有幅好看的菊花图,他花掉攥在手心里浸透了汗水的4角5分钱买下它。后来,这幅菊花图,庄顺卿闭上眼都绘得出来。对花卉中的松、梅、竹、菊、兰“五君子”,庄顺卿情有独钟。其画松,主干硬朗挺直,枝叶似掌擎天;其画梅,凸显纤枝,繁花似星,气息充盈,春风拂面;其画竹,看出薄雾障目,听得飒飒风声;其画菊,花瓣瓣展匕刃,叶片片张飞蝶;其画兰,淡墨轻施,留白空旷,清香四溢。
庄顺卿的山水绘画,显露着元明以降倪云林、黄公望等绘画大家的影响,山石树木,构图设色,红绿相间,古意深沉。且画面多为“小桥流水人家”“翠柳红杏苍杨”“牧童渔翁樵夫”“流岚碧雪轻雾”等,耕耘丹青耕耘生活,仿佛他的“水墨轩”已移入那仙境一般桃花源的山水画卷之中。
画必钤印,画必题诗,诗书画印,相得益彰,庄顺卿的绘画称得起“文人画”。
庄顺卿早年在桃源县城工作,他家挤出客厅辟着书画室,无论晨昏,只要有一点点时间,都来临书习画,故称“水墨轩”。1991年,他在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期间,设计出第一套全国发行并收入《风景名胜博览》的风景区门票,成功创意设计出“五柳湖九曲桥”“灵镜湖”等景观;1993年,他举办首次《桃花源·桃花节个人书法绘画艺术展》,并得到了相声大师马季先生亲笔题字赞誉——“情艺”;1998年,他下海创办“湘源武陵水墨轩书画培训中心”,被全国《少儿书画》杂志授予“中华少儿书画教育家五百强”荣誉称号;2004年,他求学名师,自费结业于全国第十届美展高级创作研修班,其代表作品参展全国第十届美展湖南展区,并获多个奖项,获“中国首届才情书画选手”荣誉称号;2013年,他为桃源县创建“书画之乡”贡献了一己之力,为此桃源县授予其居所“半闲山庄”的雅号,并获中国老年《书画精粹》杂志主编杨炳南题词“水墨轩农民书画世家”、桃源县“书画之家”、湖南省“书香之家”等荣誉称号。
如今,他已创作诗词、书法、绘画、雕塑、设计等艺术精品百余件。扎实的绘画基础,对中外大师作品的研读和创作技法的娴熟运用,都可以从他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展现。
心随意动,意为书制,巧拙苍茫,老笔纷披,宛若古始神韵超越时空悠悠;骨戛青玉,中显气势,在气势中淡化物象,在物象中抽象恢宏,根生传统自成风貌;流墨注彩、天然凑泊、古貌今然。庄顺卿就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。
庄顺卿,你真的有几把刷子!